“夫人......这又何必!?”

  ......

  这回不等萧母说话,却是唐奕先抢过了话头儿。

  “岳丈大人说的哪里话,不存在什么用心不用心。”

  不管萧惠这话是真是假,唐奕觉得,有必要帮萧母说一句话。

  “大辽需要放弃辽阳,而小婿需要辽阳归宋,金五部更需要一个机会苟活。”

  “三家各取所需,岳母大人只不过是顺水推舟,又何来用心呢?”

  萧惠神色一松,显然唐奕并没有因为此事心存芥蒂。

  而另一边的萧母还未从唐奕那句“心中都有一个故国”中回过神来,又听了唐奕为她的这番辩解,登时百感交集,无以名状。

  自己名为借情言事,实则算计无数;而唐奕却是借事言情,一片赤诚。

  孰高孰低,孰真孰信,高下立判。

  “本宫....”老太太向唐奕一拂。

  “惭愧!”

  ......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其实,三人现在所说的并不难理解,只不过是把萧家归宋这件事放在什么角度来看的问题罢了。

  若从唐奕和大宋的角度出发,萧母讲情不讲理,又以那样的方式逼萧家提前投宋,是在帮唐奕,也是在帮萧家,更是在帮大宋。

  可是,若放在全局的角度来看,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回事了。

  这也是唐奕后来才意识到这老太太的厉害,才想通的一个问题。

  那是之前所有人都忽略的一个问题:萧家归宋,到底意味着什么?

  换句话说就是:得利最大的,到底是不是大宋?

  还真的很难说!

  说不定是......

  是大辽。

  没错!就是大辽!

  表面上看,大辽失去了辽阳和后族,是受害者。

  可是,正如唐奕胸有成竹的北上一样,辽阳的命运可以说从五国部起了歹念那一天开始,就已经注定了。

  这是一个没有悬念,没有任何变数的结果,辽阳早晚要姓宋,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辽阳于大辽,就是一块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
  耶律洪基不能放手,不然于大辽臣民没法交待,于耶律祖宗更没法交待,于皇权威仪亦不能交待!!!

  他只剩一条路可走,那就是抱着一丝希望与五国部硬拼。

  拼到死,他也要把辽阳打通,否则招惹大宋反失渤海,养虎女真北方大乱,再加上一个征战不休劳民伤财,这三条就能要了他的命。

  纵使抛开那三个问题不说,单是这一年来辽朝先战大宋,后伐五国部,且接连失利。

  南边与大宋的战线一度压到了泽州,北边的五国部又抢到了临璜,本就内难交困,又是南北两线作战,大辽已经有些力不能支。

  如今又陷在辽阳这个泥潭之中鏖战不休,这种局别说是辽朝了,就是大宋也折腾不起啊??

  但身后的大宋正好相反,可谓蒸蒸日上、日新月异,是稳稳的坐山观虎,看着大辽和五国部斗得你死我活,美的不行。

  .....

  所以,有辽阳对耶律洪基很重要,没有辽阳对耶律洪基更重要。

  重要不是辽阳一地的得失,重要的是大辽已经打不起了。

  此时大辽已经是入了险地,再不休养生息,止战养民,必有后祸。

  而萧家投宋,大辽与五国部之间也就没有了打下去的理由,正好给了大辽一个最好的停战借口,也正好让耶律洪基找机会喘口气。

  ......

  不得不说,萧母虽是一介女流,却有纵览全局的眼光能看清这一点,又能在萧家、大辽、大宋,这种亲情复杂的局面之下决然行事,在唐奕到辽阳的第三天,就用那样的方式逼萧家投宋。

  别的不说,单是这手腕,就足够很多人学上半辈子了。

  ......

  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国。”这句话一下就说到萧老太太的心坎儿里去了。

  可以说,萧家早投一天,大辽就在与五国部的战场上少消耗一天。

  做为大辽的长公主,她这是用自己的一世污名来给耶律洪基抢时间。

  这才是萧母最深的一层用意,连萧惠这种老狐狸都没看出来,你就说这老太太有多厉害吧?

  ......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但是,话说回来,在这样的局面之下,唐奕很难去评价萧母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