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着话,还极为不满的一撇嘴,“平时我要抱一下两老头儿都跟我瞪眼,亲孙子也没见他们这么宠过!”

  唐奕一阵头疼,隔代人惯孩子,古往今天都是问题。

  郁闷的回头看了一眼屋里的四个小魔头,“把老子逼急了,都送回开封去,看范老爷怎么把你们收拾得老老实实的!”

  “呵呵。”范纯礼干笑两声,显然不太认同。

  “范老爷要是会管教孩子,那你我也就不是今天这样儿了。”

  “.....”

  唐奕无语,想到京城里的范老爷此时的处境一定是极为尴尬的,不定怎么骂他这个逆徒呢。

  由衷一叹,“当了爹才知道,范师父当年是多不容易。”

  现在的四小魔头不正是当年的自己吗?也不知道范师父是怎么忍受下来的。

  “官家也不容易。”

  范纯礼突兀的一句话让唐奕不由一怔,“你....”

  只闻范纯礼道:“范老爷让我转告你,多想想官家的好,多想想官家这些年是怎么忍受你这个熊孩子的。”

  “.....”

  唐奕先是错愕,随之默然,最后....就只剩下苦笑。

  “连范老爷都认为我回来是有别的目的吗?”

  “哎....”范纯礼眉头一挑。“那你可想多了。”

  “我爹谁也不帮,他相信你!不过,他怕你一时冲动,做出什么伤害官家的事情。只是提个醒,可没有帮谁不帮谁的意思。”

  唐奕听出范纯礼话外之音。

  “也就是说,朝廷那边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?连范师父这种身分都要出来表态了?”

  范纯礼一翻白眼,“你不会真的一心在家哄孩子,外面的事一点都不知道吧?”

  “知道一些......”

  唐奕当然知道外面在发生着什么,这些天,他就算再怎么把心思花在家里,也不会一点都不关心时事。

  外面怎么样了,他还是心里有数的。

  ....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此时,局势已经日趋明朗,大宋朝堂俨然分成了三大派系。

  一派是支持希望唐奕回朝,希望随唐奕长大的大皇子即位的一波人。

  比如,石进武为首的石家,潘丰为代表潘家。

  老将军王德用虽然没有表态,可是,他的孙子王守忠在北西近期也是以防范西夏为名加紧守备。

  远在埃及的宋庠和杨文广此时也是隐晦的传回消息,虽未明确站队,但也是劝官家,在立储之事上要慎之又慎。

  当然,还有观澜书院这十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庞大进士集团,这些人虽然还只是中低级官员,可是数量之多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,他们当然也希望恩师可以大权独揽。

  这些人,说白了都是即得利益者,唐奕上位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。且担心太子要是登基,不但不会善待他们,反而会削弱各家的利益。

  ......

  另一方面,则是文彦博、富弼、欧阳修为代表的朝中大员。

  他们不希望唐奕回来,更不希望新皇登基之后,面对的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掌控的朝堂。

  没错,猪队友欧阳修又特么犯蠢了。这回他是臣德为先,私情靠边站,立场明确的要打倒自己的学生。

  而且,别看醉翁他老人家当官脑子不太好使,可是他在大宋文坛,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
  这老货振臂一呼,簇拥无数,几乎半个大宋的文人都在响应他的号召,作用比文富还大。

  还有一个不如忽视的人物加入了文官阵营——王安石。

  别看王天真现在的官不大,可影响力也不小。

  这位爷不但脾气不好,嘴也不好,唐奕还真怕他写点什么东西,把自己骂的狗血淋头。

  总之,这些人与唐奕没有直接利害关系,且忌惮唐奕身后的那些人会尾大不掉。

  ....

  还有第三派,也是三个派系之中实力暂且最弱的一方,那就是魏国公和朝中的中小型将门。

  魏国公自不用说,大方向上其实和文官集团保持一致,那就是唐奕说什么也不能掌权。

  唐奕要是回来,他的腿就保不住了。

  而在一致对抗唐奕的同时,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。

  虽然毛纺织、新粮种,加上华联铺,这三座大山已经分化了相当一部分北方士族。可是,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别的原因始终和魏国公站在一起,使得这股力量依然不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至于中小型将门,则是军改的‘阵痛’效应造成的后果,只不过赶上了‘好时机’。

  涯州农垦兵团的试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