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调教大宋》 第692章 你们到底哪头儿的(三合一)(1/5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  你大爷的,捡到宝了!

  唐奕彻底震惊了,这个祁雪峰,人才啊!

  首先,“浑天说”这个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学的。.

  不光要有求真务实的天性,还得有胆子。因为天文历法之学于普通百姓来说,是犯法的。

  这事儿,还得从汉人对宇宙认识的起源说起。

  虽然现代天文学的奠基咱们汉人基本没啥贡献,但是,咱们老祖宗那可是牛到了天际,是足以让今人叹服的

  早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,汉人对“科学”的探索就已经很发达了。

  有时,唐奕不禁会想,如果始皇帝不一统六国,如果不因为那么多的政治因素而独尊儒术。那么,华夏虽然可能会继续乱下去,但是,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却不知道要被那个大时代提速多少年了。

  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,甚至可以说,是一次文明大爆炸。

  好吧,扯远了,回到正题。

  在那个时代,对天地、宇宙的理解众说纷纭,主观臆想还是起到绝定性作用的。

  但是,即使是单单凭借想像和肉眼极为有限的观测,古人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叹为观止的。

  主要的学说有六说:盖天说、浑天说、宣夜说、昕天说、穹天说、安天说。而簇拥最多的,则是前三种

  其中,最扯淡的是“盖天说”

  “天圆如张盖,地方似棋局。”

  主张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
  四野为方,上有九州,华夏所居,赤县神州。

  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稗海,九州之外,还有大瀛海包围着,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。

  这也是古人以“九州”代指天下,“神州”意为中华的由来。

  之所以说它扯淡,后世的人一看就知道,全无学术价值

  靠谱一点儿的是“浑天说”

  “浑天如鸡子,地如鸡子中黄。”

  此说成于战国,被西汉张衡所发扬光大。主张大地是球形的,居于中心,日月星辰组成天球围绕在大地周围,升落往复,日月更迭。

  这个就厉害了,虽然还是和事实差了点,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,并为天文历法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  同志们,两千多年前啊!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很牛叉的

  而浑天说还不是最先进的,最牛的是“宣夜说”

  “宣夜说”也主张大地是圆的,但其外而非天球,而是无尽的气体。宇宙无限大,日月星辰都浮于气体之上,亦由气体组成。

  怎么样?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吧?

  可惜,“宣夜说”没有解释日月天体运行的规律,无法运用在历法推演上面,所以说。“宣夜说”是最没有市场的。

  “宣夜说”既然不够完善,按理说那“浑天说”应该可以了吧?

  毕竟在历法演算、日月缺食方面,它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实。唐朝时的诸多天文学家更是彻底否定了“盖天说”,“浑天说”应该是称霸华夏文明的主流天文思想了

  可惜,错!!

  拥护者最多、应用最广的,恰恰是最最扯淡、漏洞最多的“盖天说”。

  这个锅,又要甩给儒家了。

  “盖天说”天圆地方、上尊下卑的谬论,恰恰迎合儒学关于“礼,关于“天尊地卑”的说教,正好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中占据了正统位置。

  比如,历朝历代祭祀的皇家建筑明堂,都是圆的,上合天意;帝王宫殿都是方的,下合地心。

  历朝历代,祭天之坛必为圆,祭地之坛亦为方,这些都足以证明“盖天说”在实际应用中的主导地位。

  甚至是到了后世,国学势微,天地本物早有定论的现代,连普通面姓的家装都还在讲求天圆地方的格局,足见其对华夏影响之深,已经是深入骨髓。

  “浑天说”、“宣夜说”在“高级知识分子”之中虽然有一定的市场,但是面对皇权正统、大道“真理”,这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,荒谈谬论罢了。

  儒术最操蛋的地方,也就在这里。为了迎合统治阶级,为了巩固儒教的至高地位,无所谓科学,无所谓真伪。

  有用就是真,无用,就算是铁证如山,也只当没看见,甚至把你打成假的。

  天文,也只是无数被“正统”左右工具罢了。

  他们连远古夏商诸朝的历史都可以改,可以毁,还有什么事儿是干不出来的呢?

  两千年前!

  两千年前啊!!

  老祖宗就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。

  但是,只是为了政治需要,只是为了自圆其说,纵使真理昭昭,纵使大师荟萃,纵使天眷华夏

  可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,为了统治,始皇帝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