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

  见大家都在,唐奕嘿嘿一笑,“草民还当来给陛下报个早信儿呢,看这架势,却是不用了。”

  赵祯也随之笑了,揶揄道:“别总是草民草民的,这里又没有外人。”

  说着,看向富弼、宋庠等几位相公,“看来,我得给他安个官身了。不然,你们让一个白衣愣小子支使得团团转,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?”

  富弼等人点头,“是要给大郎谋个官身了,哪怕是闲职也当有一个了。”

  对此,唐奕没说话。

  这是早晚的事情,他不刻意强求,但也不排斥。毕竟下一科大比,赵祯是无论如何也得让他进别头试的。而进别头试的首要条件就是官身,那是必需的。

  闲话过了,赵祯扬了扬手里的蜡封国书,“你都知道了?”

  唐奕道:“详情尚且不知,但已经知道了个大概。”

  赵祯了然。

  “倒是忘了,对于辽朝的事情,你小子的消息却是比朕要灵通得多。”

  “看看吧。”

  说着,让李秉臣把国书递给唐奕,“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。”

  唐奕也不装样子,当着一众朝臣,展开观瞧。

  不过,刚一入眼,唐奕眉头就不由微微一皱,随即又不着痕迹地舒展开来,似是怕人看到一样。

  通读一遍,交还国书。

  唐奕露出一个风轻云淡的表情,“和小子料想的一样,耶律洪基一上位,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。”

  赵祯眼神一眯,“真的一样吗?”

  “呃......”唐奕呃住了。

  当然有出入,但也算是在他意料之中。

  国书上写的是,辽朝要与大国重启会谈,只不过,这次不是说边境陈兵的问题,而是要增岁币。并且是大增,一下涨了一百万。

  人家还要得理直气壮,当年,你朝唐子浩使辽,可是亲口答应了我耶律洪基,只要我做了皇帝,就每年多给一百万。

  ......

  之前,辽人求着大宋撤兵,主动减岁币,大宋不干。这回,耶律洪基反其道而行之,要加岁币,确是一招妙棋。

  按说,减币都不能让大宋撤兵,反而要加币,这不是更加让局势紧张吗?怎么就成了妙棋?

  确实是妙棋!

  因为,岁币对于大宋来说,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面子的问题。

  几十万贯的钱大宋不在乎,主要是那年年割肉的屈辱是谁也无法承受的。所以,岁币的问题在大宋一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。

  别说一下加了一百万,当年辽人敲诈,富弼使辽,左右支应之下,只增了一点点岁币,而且增的那点还是赵祯在他出使之前就答应下来的。可是,富弼回来之后,依旧被言官和百姓们诟病许久,视为卖国。

  一百万!?这个口子大宋要是开了,那从上到下就得炸锅。

  而且,耶律洪基玩了个阴的,他把唐奕许给他的一百万的事写到了国书里。

  也就是说,唐奕许的是私赠,可耶律洪基却是管大宋朝廷要钱,把这事儿上升到了国与国之间外交事件的层次。

  再说了,国书啊,最高级别的邦交文书,不是赵祯看过就算完了,那是要收档归案、传檄百官的官方文书。他把这事儿写到国书里,就相当于把唐奕“通辽”的事召告天下。

  不管最后大宋是撤兵,还是赠币,都要算到唐奕头上。比之前那次殿上质问还要阴毒百倍,唐奕能让唾沫腥子淹死。

  “真的一样吗?”

  赵祯冷脸问出这句话,说明他早就看出了这份国书之中的杀机。

  “呃......”唐奕顿了一下。“没什么太大差别吧?”

  “装!”赵祯更是语气冷冽。“接着装!!”

  “朕却不信,你看不出这里面的玄机!”

  唐奕卖萌地笑道:“有什么分别?现在已经没什么可瞒的了。就算耶律重元知道我与耶律洪基有约定也没什么,反而更加让他不安,更加容易走上极端。”

  “唉......”赵祯长叹。“你当知朕说的不是这个。”

  唐奕不出声了,静静地低头站着。

  他怎么会不知道耶律洪基的阴险?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离臭街又不远了?

  可是,算得了什么呢?

  南平郡王可以为了一个希望,壮烈赴死;

  朝廷上下可以为了一个目标,倾尽所能;

  文、富二人可以为了燕云挪用修河之款;

  都这个时候了,他唐奕还在乎那点名声吗?

  唐奕没接赵祯的话,转移话题道:“既然辽帝来了讯息,正合我朝心意,那草民就回去准备了。”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