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说,我耗得起,你耗不起。

  两支大军碰在一起,火花四溅。

  第一场大战在一个叫做“莽原”的地区爆发,结果北军伤亡一万七千人,南军伤亡七千七百人。单以伤亡比来计,北军不但失败,还是惨败。如果放到以前,北军不是崩溃,就是夹着尾巴逃回华盛顿。但格兰特不但不撤,还下令继续前进。这种情形是内战爆发以来北军前所未有的一次。

  而且,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,北军依然军容严整。

  罗伯特李准确判断了北军的进军路线,在距莽原十英里的斯波特斯凡尼亚构筑工事,阻击北军。

  波托马克军团第六军军长赛奇威克来到阵前指挥布置炮兵,一千码外有南军狙击手,枪声响起,周围的人赶紧找掩蔽,赛奇威克见状大怒:“一颗子弹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了?真让我为你们害羞!这么远的距离,他们连一头大象也打不中。”

  话音未落,一颗子弹就击中了他的左眼。

  赛奇威克成为内战中北军迄今阵亡级别最高的将领,格兰特固然目瞪口呆,对面的罗伯特李也为这位老友的死黯然神伤。

  此役北军损失六千八百人,南军损失近五千人。

  北军继续前进,罗伯特李又一次料敌先机,在冷泉港挖好了战壕,等待北军的进攻。

  此役极其血腥,不到一小时内,北军损失七千人,南军损失一千五百人。

  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内,北军损失六万五千人,南军损失三万人,双方都只剩下了一半人马。南北各有一员大将阵亡,北军是赛奇威克,南军是最杰出的骑兵统帅斯图尔特,南军另一员大将、轩军的老冤家朗斯特里特重伤。

  南军人才凋零了。

  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:北军可以得到充分的补充,不论是兵员还是给养,而南军几乎是打一个少一个。

  这是战争史上很少见的一个局面:伤亡绝对数量远远更加惨重的一方,步步紧逼,士气不衰,而它的对手却精疲力竭,步步后撤。

  格兰特的这种“不讲理”的打法,换了关卓凡,肯定不会,因为他没有这样的本钱;但如果他有了这样的本钱,他觉得,自己也很有可能采取这种打法。

  但北方朝野上下、新闻媒体却都不这么看。

  人们被伤亡数字实实在在地吓怕了。

  查塔努加战役后,北方的舆论是很乐观的,认为东西两线先后大捷,形势一片大好,胜利指日可待。

  *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(.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手机用户请到.阅读。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