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一问。圣人要什么结果?”柳府尹问出最关键的问题。

  “当地人的顶尖贵族将来会赐姓李,那么田地是不是也应该姓李呢?”柳木没说李世民是什么意思,只说了一个可能出现的未来的结果。

  柳府尹重重一拍桌子:“一千五百万亩林地,一亩小桑可出鲜丝约二十斤,一亩老桑最多可出鲜丝一百斤。”

  柳府尹说的鲜丝就是带着蚕蛹的收获,小桑就是新种植的桑林,这新林子桑叶的产量肯定是比不上成熟的老桑林。

  大唐最高的产量是鲜蚕一百二十斤,仅在江南一些县有这样的高产。

  “百斤鲜丝最终变成熟丝是三十七斤上下,那么两万担生丝,只要人手足够不难。但一千五百万亩林地,不可能全部种成桑,原有的树也不能全砍了,实际能有七百万亩桑林两年后就是高产,年产二十万担生丝不是问题。”

  大唐已经有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案例。

  比如江南有些地方将山坡的树全毁,然后种成茶,结果次年大雨就造成了滑坡。茶林全毁之后,大唐人已经懂了林中间隙种茶,种桑树的法子。

  “二十万担真心太少,百万担才是起步。”柳木在旁补充了一句。

  七百万亩应该有百万担的收成,这是柳木的理想数字,当然如果桑林不够的话可以再去租倭人的土地。

  “百万担,怕至少要五年时间细心经营,那么还需要再扩大桑林,桑树种得太密也不会有好收成。”

  这时柳木淡淡的说了一句:“我签的是百年租约。”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