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
  沈运感觉不妙,拿起茶壶便往外走,丢下一句话来:“晚饭时我会在东厢吃,到睡前咱们就不要见面了,免得我分心……听说大哥在家,你有事的话尽管找大哥去。”

  说完沈运便抽身离开,沈亦儿怔在那儿半晌,才反应过来弟弟就这么丢下她走了,顿时抓耳挠腮,好像全世界都得罪她一样。

  “居然要让我学什么女红绣工,连打牌都找不到人,难道我天生丫鬟命,生在沈家就是为了当丫鬟的?”

  沈亦儿暴跳如雷,拍打着桌子说道。

  她这边正发狂,突然见门口站着个怯生生的小丫鬟,本来这丫鬟是要进来找她通报消息的,见她焦躁不安的模样,倚在门口不敢进来。

  沈亦儿问道:“小媛,你在那儿作何?有事吗?”

  被称为小媛的正是照顾东厢两位小主子的丫鬟,平时也为沈亦儿和沈运端茶递水,有什么事也都是由小媛过来知会,小媛道:“小姐,奶奶让奴婢过来,说是有要紧事跟小姐商议。”

  在沈家丫鬟都称呼谢韵儿为“奶奶”,沈亦儿知道是谢韵儿找,皱眉道:“嫂子一定又是督促我学习针织女红,你就说我正在睡午觉,晚些时候再过去。”

  “奶奶说,若小姐不去,一定会后悔,说涉及小姐的婚姻大事。”小媛道。

  沈亦儿一怔:“我这才几岁,就急着将我嫁出去?不行,一定不能让她得逞,等等,我先收拾一下,这就过去……”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沈亦儿本以为自己这个嫂子要给她安排婚事,等到了才知道,谢韵儿只是问她一些事,顺带提了一下她对于这个妹妹未来的安排。

  沈溪没有现身,他对教导弟弟妹妹的事情没那么上心,谢韵儿在得到沈溪授意后,算是掌握了尚方宝剑,沈亦儿再不想听,也只能坐在那儿,耷拉着脑袋作洗耳恭听状。

  “……你大哥说了,你这么下去可不行,女儿家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,要么恪守妇道,学针线女红,哪怕多读书也无妨,学学《女四书》将来也可以在夫家更得器重……难道你想嫁到谁家,过几年被一纸休掉回娘家来……”

  谢韵儿教导小姑子时已算非常有耐心,但因沈亦儿叛逆心重,想跟这个小妮子讲道理难比登天。

  沈亦儿听了半天后,冷不丁冒出一句:“不行,我不嫁人,我要考状元。”

  谢韵儿蹙眉:“问题是这世道不允许女子考科举,你再怎么想也没用啊!”

  “凭什么?弟弟那么笨,他不是天天读书等着考科举?我比他聪明多了,我写的时文比他好多了,很多时候他的功课都是我帮忙写的,连先生都觉得我文章写得好。”沈亦儿撅着嘴道。

  谢韵儿眉头皱得更深了,道:“亦儿,你不能这样,你兄长希望你做大家闺秀,将来一言一行都能代表沈家女子的操行,有你兄长在朝中,你也能嫁个如意郎君……你绝对会嫁到大户人家,一辈子吃穿不愁。”

  沈亦儿撇撇嘴:“我不信!大哥才几岁?二十岁出头,跟他一起做官的怎么都是四五十岁的糟老头,就算帮我张罗婚事,也一定是找那些老头的儿子或者孙子,那以后那些老家伙在朝中见到我大哥,平白高出一辈来……就算那些老家伙心甘情愿,我还不乐意呢。”

  “嗯!?”

  谢韵儿没料到小姑子居然能说出如此道理来。

  这种情况连沈溪都没提过,不过谢韵儿稍微想了一下,还真是这么个理儿。

  如同谢恒奴嫁到沈家,让谢迁凭白高出沈溪两辈来,但谢迁到底是朝中三朝老臣,对沈溪有提拔之恩,高出两辈也没什么。

  若将来沈亦儿嫁出去,定是嫁给朝中那些大臣的子孙辈,而如今绝大多数人官职不如沈溪高,却凭白无故高出沈溪一两辈来,很多时候的确让人觉得尴尬。

  “想这些作何?”

  谢韵儿有些不耐烦了,“总归你能顺利嫁出去就好。”

  沈亦儿皱着可爱的瑶鼻:“那我也不嫁那些老家伙的儿孙,那些纨绔公子哥有什么好的,文不成武不就,靠着祖宗荫蔽才能活得风光,就算娶了媳妇也做不了一家之主,我还要受婆婆欺负,要嫁不如嫁给个普通人。”

  谢韵儿怒了:“你这是什么话?”

  “人话!”

  沈亦儿倔强地说道,“要么就找个跟大哥一样有本事的,我嫁过去直接当状元夫人,否则我宁可一辈子不嫁……嫂子,你好像也没那么早成婚吧?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你可明白?我成婚,还要等个几年,或者干脆过二十岁再说吧。”

  沈亦儿的婚姻观非常超前,这得益于沈家思想的开明。

  沈溪带给沈家的改变,不但体现在社会地位上,也体现在家里的方方面面,沈亦儿作为沈溪的妹妹更是深受影响,因为沈家现在衣食无忧,沈亦儿自小就是个小公主,从来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