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朝小闲人》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最佳盟友(5/6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治问道:“究竟是什么事?”

  韩艺道:“长孙无忌希望臣能够保长孙延一条性命。”

  “放屁!”

  李义府嚷嚷道:“你分明就是与长孙无忌勾结谋反。”

  韩艺看了眼李义府,暗道,你还真是我的最佳队友,我特么真舍不得你死呀!苦笑不语,道:“我懒得与你说。”说着,他又向李治道:“陛下,臣之所以答应长孙无忌,那是因为臣也认为长孙延为人正直,而且精通律法,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,而长孙无忌之所以找到微臣,是因为他知道臣与长孙延关系非常不错,而在当时,也只有臣能够帮助到长孙延。”

  “原来爷爷当初去找过你?”

  长孙延是真不知道这事,怔怔看着韩艺,不禁眼眶都有一些湿润,他知道长孙无忌的性格,那也是非常自傲,竟然为了他,屈尊去求韩艺。

  韩艺轻轻点了下头,又向李治道:“除长孙延之外,还有三个人,那就是裴行俭、王方翼、赵持满。长孙无忌曾对臣说,他们三人虽与他关系不浅,但是他们都是非常忠于大唐和陛下的,而且也都是不可多得人才,文武双全,将来能够很好的辅助陛下,为陛下分忧。长孙无忌还说他这个当舅舅没有留下什么给陛下,这三人是他留给陛下最为宝贵的财富。

  但是臣答应他,并非是因为他的恳求,而是因为臣与赵持满、裴行俭、王方翼他们有过不少的接触,因为在凉州和西北的事务上面,臣与他们有过多次沟通,也知道他们都是非常有才能,但是臣当时是打算如果没有牵连到他们,那臣就不做声,可是当时还是将他们三人卷入进去,臣这才决定出面保住他们三个。但是事实也证明,臣当时没有做错,在吐谷浑危机的时候,正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打算以身殉国,才拖住了吐蕃大军,若是没有他们,只怕后果不堪设想,臣至今也不后悔当初那个决定。”

  李治稍稍点头道:“难怪你当初出面要保住他们三人。”

  韩艺点点头,道:“至于李义府说臣与长孙无忌勾结谋反,这事臣不想解释,因为臣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”

  李治听得沉默不语,神色有些动容。

  李义府见李治被忽悠了,急忙道:“事到如今,你还敢狡辩,你分明早就与长孙无忌暗中勾结,企图谋反。”

  韩艺沉默不语,心中是万分感动,人生中若是少了李义府,那是多么的无趣啊。

  李治突然看了眼李义府,道:“来人啊,将李义府拖出去,掌嘴五十。”

  李义府当即就傻了,激动道:“陛下,你不能听他的,他都是骗你的呀!”

  李治冷笑道:“你没有骗朕,但是你却将朕的国家弄得乌烟瘴气,险些将朕的大唐,毁于一旦,就算韩艺骗了朕,但是他却拯救了朕的大唐,拯救了万千百姓,如果一定让朕选择,朕宁可让韩艺欺骗。还不快将李义府给朕拉下去,并且严加看管,朕不能让他这便宜的死了。”

  两名禁军将士立刻冲上前来,先就将李义府的嘴给堵上,然后拖着就往外面走。

  “唔唔唔——!”

  李义府剧烈挣扎着,眼中充满着怨恨和愤怒看着韩艺,但是无济于事。

  这李义府真是到了临死之前,脑袋都还没有清醒过来,绝对是韩艺的最佳队友,因为长孙无忌究竟有没有谋反,李治心里真不知道吗?

  李治心里比谁都要清楚,长孙无忌当初没有一点谋反之心的,就长孙无忌当时那年纪,他还谋反,他是疯了吗?长孙无忌当初也只是迷恋权力,不肯放手而已。

  当初那件谋反案,摆明就是诬陷,而且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,就是一桩板上钉钉的冤案,只要人不傻,都知道,朝中大臣谁都心里有数。

  而李治当时也只是要借刀杀人而已,而他当时之所以要杀长孙无忌,倒不是害怕长孙无忌,只是因为他希望趁机一举将这一些元老都给清除掉,伸张皇权,不再受任何人掣肘,而且,当时两边斗来斗去,他也非常头疼,他只能偏向皇后这边,这其实也是帝王登基的基本流程,辅助大臣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。

  所以,你要告韩艺别的都还好,你告他跟长孙无忌密谋谋反,长孙无忌自己都没有谋反之心,他还跑去跟韩艺谋反,你不是在搞笑吗?

  这李治能信吗?

  而且李义府自己也知道,当时长孙无忌没有谋反,完全就是栽赃嫁祸,你又拿这个罪名出来说事,摆明就是要冤枉韩艺。

  别说李治,其余大臣也都心里有数。

  而韩艺的话更具有可信性,因为韩艺到底没有帮助长孙无忌说话,长孙无忌最终还是死了,元老也几乎被清除了,韩艺就是保住了这几个人而已,你说他们在密谋什么?

  而且,长孙无忌找韩艺,也是合情合理的,因为韩艺跟长孙延、赵持满、裴行俭都有不错的交情,尤其是长孙延,当时长孙无忌已经夕阳西下,作为爷爷想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