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剑来》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也是故乡(12/13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禁地”,柴芜是担心自己以后没酒喝,其余几个剑气长城的剑道胚子,是担心被那只最是“尊师重道”的大白鹅给他们穿小鞋。

  其实顶楼室内,装饰极为简洁朴素,一蒲团,一案几,一香炉。

  陈平安当时离开此地,并未带走那几本书籍和一堆刻有文字的竹简,书籍叠放,竹简堆积如小山。

  除此之外,还留下了一些神仙钱,全是雪花钱,却不是如书简般堆积,而是整齐排开。

  如果细看,就会发现每一颗雪花钱上边,都有蝇头小楷的刻字,分别写了人名与日期。

  桌上还有几方印章,或在百剑仙印谱,或在皕剑仙印谱,却都被陈平安自己留下了。

  例如其中有一方印章的印文,是“冬笋炒肉”。也有“去去就回”。还有“白发犹然是美人”。

  更有最高的一方印章,低低刻着四个字的底款,好似文字与桌面,长长久久面面相见,凝眸对视。

  “第二故乡”。

  大骊京城的御书房议事,已经临近尾声。

  皇帝瞥了眼桌上的竹简,上边的议题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。

  不知不觉,竟然也耗时将近一个时辰。

  宋和笑道:“今天议事就到这里,辛苦诸位跑这一趟。”

  整个会议后半段都很无聊的范峻茂,如获大赦。

  宋和说道:“今天的议事内容,希望大家回去后,都先别往外传。”

  范峻茂已经抬起屁股,就等皇帝陛下说出口“散会”二字了。

  结果她就发现皇帝陛下,和屋内不少山水官场的同僚,都齐齐望向自己。

  宋和笑道:“范山君,有劳了。”

  范峻茂一脸茫然,“啊?”

  这场议事,一项项议程,根本没我啥事啊,怎么就“有劳”了。

  范峻茂斜眼一旁的自家储君之山,山神王眷。你赶紧吱个声,提醒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事情。

  王眷满脸无奈。

  兵部老尚书睁开眼,微笑道:“陛下是希望范山君出了屋子,什么事都别说,我随便举个例子,就别提什么国师不国师的了。”

  范峻茂哦了一声。

  她还以为啥事呢。

  刚想要站起身,宋和立即转头望向那张椅子,想让这位大骊新国师为今天的议事收官一句。

  陈平安轻轻抱拳,笑道:“与古人借用一句,于道各努力,千里自同风。”

  随着皇帝陛下和大骊国师从椅子上站起身,屋内几乎同时跟着站起身。

  门口那边,姜尚真是头一回参加这种议事,屁股都快坐麻了,从头到尾,不吵架不摔椅子,没谁朝人吐口水,很不习惯。

  无甚意思,下次不来了。

  谢姑娘不是马上就要当次席供奉了嘛,让她来看门!

  一众高位山水神灵,脚步轻灵,鱼贯而出。在蟒服宦官的带领下,到了屋外广场一处,就此各自返回山水道场。

  当然不妨碍他们相互串门。

  曹涌犹豫了一下,还是没有与那位长春侯以心声闲聊几句,今天碧霄宫转赠名额一事,曹涌相信以后不缺机会致谢。

  魏檗站在檐下,没有着急返回披云山。

  范峻茂笑眯眯道:“魏山君,不对,得尊称一声夜游神君了,等到封正典礼结束之后,要不要再举办一场夜游宴啊?”

  魏檗微笑道:“还不如封正典礼之前办一场,典礼之后再办一场。”

  范峻茂朝魏檗竖起大拇指,“真有你的!”

  屋内,宋和拉着陈平安闲聊了几句。

  两位尚书都在场。

  屋外廊道,姜尚真陪着小陌和谢狗一起傻站着,山主说等下还要去一趟兵部衙门再回落魄山。

  大骊京城一条千步廊两侧的南薰坊和科甲巷,衙署扎堆,兵部衙门就科甲巷,对门就是鸿胪寺。

  宋和说道:“国师说在山上立碑,是一种帮助山下兜底的举措。山上有神仙,山下的凡俗夫子,单凭自己是注定无法兜底的,就得有个规矩在,让山上山下各自循规蹈矩。”

  只要提及崔瀺,皇帝还是习惯性简称国师,说到陈平安,则是陈国师。

  陈平安点头道:“不至于使山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”

  老尚书沈沉,拄着拐杖走出御书房,笑道:“姜老宗主,随便聊几句?”

  姜尚真挪步笑道:“好说好说。”

  老人坐在台阶那边,姜尚真就坐在老人身边。

  很快赵端瑾也离开御书房,径直去往礼部衙署。

  老人笑问道:“姜老宗主,你参加这种议事,会不会觉得很无聊?”

  姜尚真说道:“大饱眼福,岂会无聊。”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